微软 4300 收购动视暴雪

全网最全的网络资源分享网站

手机扫码查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网络转载,资源使用一般不提供任何帮助,特殊资源除外,如有侵权请联系!

福利宝 最新热点教程 云服务器 1折特惠
微软 4300 亿收购动视暴雪-PK技术网

687 亿美元,全现金交易,2022 年 1 月 18 日晚间,全球科技领域迎来了一笔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案。

当事方是全球互联网巨头微软,与承载了一代人青春的游戏公司动视暴雪,前者计划完成对后者的收购。微软方面称,交易完成后,按营收计算,微软将成为仅次于腾讯和索尼的第三大游戏公司。此次收购将加速微软在移动端、PC 端、游戏主机以及云端的游戏业务增长,并将助力元宇宙业务的发展。

对于中国玩家来讲,动视暴雪的名字并不陌生,它是经典之作《魔兽世界》《炉石传说》《暗黑破坏神》《使命召唤》等游戏的制造商,陪伴一大批中国玩家走过青春时期。

只不过,如今的动视暴雪已不比当年。与资本搏斗了数年的它,如今面临着业绩和口碑双滑坡的窘境。微软的一笔巨额收购,似乎让动视暴雪和它旗下那些明显上了年纪的 IP 重新焕发了希望。消息一出,暴雪玩家们奔走相告,动视暴雪股价更迎来大幅上涨。

而对于不差钱的微软而言,更大的布局与构想正在酝酿中。

暴雪再次卖身

“微软要是能把暴雪手里一众 IP 救活,那可真是天神下凡了。”“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失去语言功能两分钟。”

微软宣布收购动视暴雪的消息发出后,国内著名游戏玩家社区 NGA 精英玩家俱乐部炸开了锅。最早 NGA 作为魔兽世界非官方论坛,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魔兽世界为主、主要覆盖暴雪游戏的玩家论坛。暴雪游戏玩家在这里抱团,收购新闻发出后,诸如以上评论在短短几小时内极速翻滚近千条。

在大部分的暴雪游戏玩家看来,对于此番收购,手握大笔现金的微软就像是从天而降的 “天神”。

会有如此言论,也在于动视暴雪目前岌岌可危的发展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1979 年,动视公司成立。2007 年,动视与暴雪娱乐的母公司维旺迪游戏合并成动视暴雪。随后,2015 年,动视暴雪宣布收购国王数字娱乐公司,形成了如今的动视暴雪。

目前动视暴雪的主要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动视、暴雪娱乐以及国王。三大板块均有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其中,动视手握大游戏 IP《使命召唤》,暴雪则有《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炉石传说》《守望先锋》《魔兽世界》和《星际争霸》等一众知名 IP,而国王是移动端游戏开发者,旗下有手机游戏《糖果粉碎传奇》(Candy Crush)。

几个板块之中,最具有话题性的也是暴雪娱乐。1991 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三位毕业生联手创办了这家公司,起初它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 —— 硅与神经键,其出品的精品系列《魔兽争霸》与《暗黑破坏神》屡创佳绩,为其赚足了资本筹码,当时投入 30 万美元制作的《魔兽争霸 II》,发售四个月就卖出了 50 万套。

更加颠覆性的创作是在 1997 年,暴雪娱乐创立了在线服务器 “战网”,拉开了网络游戏大战的狂欢。1998 年,暴雪发售《星际争霸》,全球游戏玩家掀起了在战网 “争霸” 的热潮。当年度,战网注册用户达到了 875 万。

实际上,基于暴雪共享的《魔兽争霸》引擎,一位名叫 IceFrog(冰蛙)的开发者开发了地图,也由此塑造出了人们现在熟知的 MOBA 类游戏《DOTA》,可以说它也是《王者荣耀》的 “老祖宗”。

以上种种都奠定了暴雪娱乐在全球游戏行业的地位。曾几何时,人们用 “暴雪出品,必属精品” 的论调来肯定暴雪娱乐打造游戏的高阶品质。

但这个神话在近几年间逐渐瓦解,相较于暴雪此前的光辉履历,自 2014 年其研发的《泰坦》项目被宣布流产以来,暴雪就未再发布过任何一个新 IP,而是更多的打造重制版,不断对老 IP 进行翻新。不过其最近发布的两款游戏《魔兽争霸 3:重制版》以及《暗黑破坏神 2:重制版》未能给 IP 积累更多新口碑,两款游戏在知名游戏评分网站 metacritic 上的评分仅为 0.6 分和 2.9 分。

除去新产品的不受欢迎,暴雪还深陷性侵丑闻之中。

动视暴雪在过去几个月因公司高管发生性骚扰等报道陷入争议,公司内部一点儿也不安定。直到本周,动视暴雪才对外表示,在调查后已经解雇数十名高管。自去年 11 月以来,动视暴雪已解雇 37 名涉及性骚扰或其它不当行为的员工,另有 44 人面临其它形式的纪律处分。此前,动视员工还因裁员、性骚扰等问题举行过罢工。

暴雪联合创始人 Mike Morhaime 在发布声明承认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久后,也卸任了公司总裁一职,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公司任职了 20 年。这也意味着,属于暴雪的一个时代过去了。

对于动视板块而言,手握的大招《使命召唤》累计销售额早在去年便突破了 4 亿套,前作《使命召唤 16:现代战争》达到了超过 3000 万套的销量,最新作《使命召唤 17:黑色行动冷战》创下了使命召唤系列全球首日销量最高的纪录,赢得了不错的效果,这让动视板块的情况显得并没有那么糟糕。但自 2003 年开始发售第一款《使命召唤》系列游戏以来,这一 IP 也已经走过了 19 年,仍然面临如何持续造血带给玩家新鲜感的问题。

2021 年 11 月《使命召唤:先锋》发布不久后,一位游戏评论家在对《使命召唤:先锋》评论时说道:“它的弹出窗口、图标和菜单乱七八糟,它让我想起了 Facebook,它渴望提供大量无意义的通知。” 在评价《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冷战》时则将其僵尸模式描述为 “一个已经滚动了十多年的丑陋雪球”。

因此,无论是动视暴雪内部受困于员工压力,还是外部商业化的一次次滑铁卢,微软在动视暴雪 “内外受患” 时选择收购,也为自身增加了谈判筹码。

即便如此,微软给的价格并不低。据悉,微软将以 95 美元价格收购动视,而在 2019 年 1 月,动视的股价仅有 44 美元,2012-2013 年,这个数值只有 10 美元左右。

财报显示,截至 2021 年 Q3,动视暴雪第三季度营收约 20.7 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也好于市场预期。不过其 2021 年全球月活用户已经从 Q1 的 4.35 亿缩减至 Q3 的 3.9 亿。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动视暴雪盘前大涨 37%,截至当日收盘,每股价格为 82.31 美元,涨 25.88%。

微软 4300 亿收购动视暴雪-PK技术网

出手阔绰的微软在想些什么?

按照 95 美元 / 股的现价,微软此番收购动视暴雪(包括动视全球游戏工作室及其近 10,000 名员工)预计将合计花费 68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4365 亿元。

即便是对于市值有着 2.27 万亿美元的微软来说,这也是一笔巨款,而且微软采用的是全现金交易。据 macrotrends 发布的截至 2021 年 6 月的数据,微软在 2021 年的现金储备大约有 1300 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这次交易将花掉微软口袋里超过一半的钱。687 亿美元,如果全换成 100 美元的钞票,长度能绕地球 2.67 圈,快赶上香飘飘绕地球的次数了。

对于微软为何花费如此大价钱收购动视暴雪,业内众说纷纭。一种声音认为,这是微软纵深布局游戏产业的必然,也是微软布局元宇宙的长期愿景使然;其次,微软选择在这一时间点宣布收购,也十分巧妙;虽然微软花了大价钱,但和重塑行业生态相比,依旧是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当然,这不是微软首次涉猎游戏领域。

微软曾在 2014 年以 25 亿美元收购了总部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电子游戏开发商 Mojang,这家公司曾开发过《我的世界》等知名游戏。去年,微软又耗费 75 亿美元收购游戏制造商贝塞斯达。不过,这一次的金额之高,仍然被业内称为 “史上之最”。

从更宏观视角来看,这笔交易还体现了微软的长期愿景,它也预示着微软和 Meta(前 Facebook)在元宇宙领域的竞争还在继续升温。

这笔交易无疑将加速微软的云游戏赛道的布局。据报道,该公司希望将 Xbox 社区推向全球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其他设备。而来自动视的热门游戏也将提升微软在移动游戏领域的地位。一位分析师曾表示,“收购动视暴雪将有助于启动 MSFT 更广泛的游戏业务,并最终进入元宇宙,在我们看来,游戏是元宇宙的第一个货币化部分。”

事实上,微软及其 CEO 萨提亚・纳德拉是第一位公开承认元宇宙价值的大型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2021 年 3 月,微软公布了基于 Azure 云端技术的 Mesh 平台,这一提法比 Meta CEO 马克・扎克伯格更早。随即在 2022 年 1 月,微软表示其在 “将 AT&T 的 5G 云和核心网转移到微软的 Azure” 业务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

此消息也给微软在主机市场的最大对手 Sony 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索尼集团股价 1 月 18 日在东京股市下跌了 9.6%,创 2020 年 3 月以来最大跌幅。目前,索尼的 PS5 销量已经达到了 1760 万台,而微软的 Xbox Series X/S 销量仍在一千万台左右徘徊,为 1173 万台。

正如微软收购的另一游戏厂商 Bethesda(B 社)创始人 Christopher Weaver 所说,“世界上已经证明自己的 3A 游戏厂商是有限的,微软拥有了之后,那么索尼就再也得不到”。微软旗下游戏公司 Xbox 在此前也已宣布,将于 2022 年 11 月 11 日发售的 B 社新游戏《星空》只会登陆 Xbox 和 PC 平台,不会上线 PS 平台。

微软在游戏方面的招兵买马,也实打实为微软带来了回报。据悉,2021 年 1 月,随着 Xbox Series X 和 Series S 游戏机的巨大需求,微软的游戏收入首次超过 50 亿美元。而此次收购,微软也将通过增加动视暴雪游戏以及随之而来的近 4 亿月活玩家,来推动微软游戏业务发展。

有相关人士认为,如果此次交易获得批准,将意味着如迪士尼等传统公司将失去一次重要转型机会。

有分析师称,即使传统资产逐渐消失,游戏也能让迪士尼等公司与年轻观众保持联系。但想要收购却需要考虑市值,即使对于市值在 2000 亿至 3000 亿美元之间的迪士尼等公司来说,花费 687 亿美元收购一家游戏公司依旧艰难,但对于市值为 2.3 万亿美元的微软来说,则不算吃力。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微软的交易还表明,订阅模式是游戏的未来……” 在微软公司以天价收购动视暴雪公司之后,全球游戏股正在上涨,此举可能有助于在 2022 年开局不顺之后活跃科技行业。美国 Electronic Arts Inc.、Roblox Corp.、法国的 Ubisoft Entertainment SA 和波兰的 CD Projekt SA 股价随后飙升 —— 其中一些正在被谈论为潜在的收购目标,这提高了人们对该领域更多交易的预期。

微软 4300 亿收购动视暴雪-PK技术网

与资本缠斗的这些年

尽管微软或将带给动视暴雪更多新的发展希望,但这仍旧让人们想起了属于暴雪这家公司的一段资本血泪史。

其与资本的博弈,早在 1998 年被维旺迪收购时就开始了。

1996 年,暴雪因《正义联盟超人格斗》与当时的 Condor Games 结缘,并将其纳入麾下,便有了后来成功开发出《暗黑破坏神》的北方暴雪。两家公司的结合,出于对游戏同样近乎疯狂的热爱,旨在联合为玩家研发出更好玩的游戏。

可好景不长,1998 年暴雪正式被资本巨头维旺迪收编,与成立于 1979 年的以出版开发为主营业务的雪乐山共同组成了维旺迪游戏。

维旺迪的商业底色与北方暴雪完全不同,作为业内的资本巨头,维旺迪在乎的并非情怀,而是金钱。暴雪在归属于戴维森夫妇时期,所享受的自主发展权,在很大程度上被追求 “收益为王” 的维旺迪方面所限制,游戏研发环节多次受到资本的干涉。

暴雪的宗旨从来都是打造好玩的游戏,“游戏性” 一直是暴雪视为生命的东西。为此,他们可以允许员工在公司打上一整天电竞,甚至可以接受游戏中部分不合理客观规律的场景设定。但维旺迪对开发的插手直接突破了暴雪的底线,《暗黑破坏神》制作团队的四名核心人员,在 2003 年找到公司管理层,以辞职的方式试图换取开发上的自主权。

但他们未能如愿,维旺迪没有做出丝毫挽留和让步,暴雪与资本的博弈也远没有结束。

2007 年,暴雪迎来的是仅次于 EA 的北美第二大游戏开发商动视,一家同样迷恋财富的 “游戏公司”。维旺迪游戏部与动视在资本的 “包办” 下合并成为 “动视暴雪”,至此,暴雪身不由己地走上一条有违其初心的商业化道路。

事实上,暴雪与动视做游戏的初衷都是源于热爱,只不过前者热爱的是游戏本身,而后者热爱的则是游戏背后的收益。

由于账面营收不佳,暴雪在合并后彻底失去了匠人式打造精品游戏的空间。以 2020 年为例,动视暴雪财报数据显示,动视营收 39.42 亿美元,利润率 47%;而另一边的暴雪营收仅 19.05 亿。利润率仅 36%,甚至低于集团旗下手游公司 KING 40%的利润率;2600 万的月活用户,在 KING 2.4 亿的数据面前,也显得势单力薄。业绩倒数的暴雪,彻底失去了在游戏开发领域的话语权。

暴雪团队不得不按照动视的常规操作模式,重制原有大 IP,持续上新手机游戏,以开拓用户市场。大幅缩短的制作周期,加快了资金回笼速度,满足了动视暴雪的盈利需求,却挤走了暴雪的创始团队。

据此前媒体报道显示,暴雪三位创始人中的两位都先后于 2019 年 4 月和 7 月出走,仅剩 Allen Adham 一人仍在公司。

微软 4300 亿收购动视暴雪-PK技术网

Morhaime 与暴雪脱钩后创立了新的游戏公司 ——“梦想港湾”。从这几个字中,人们得以窥见,暴雪创始团队在与资本长达数十年的博弈后,仍旧坚持了其最初追求的价值理念。

一群热衷创造,享受游戏的创始人,坚持着一场玩家体验至上的冒险之旅。

价值观的根本性分歧,使动视暴雪的经营中充斥着资本与游戏的撕裂感,一面是精益求精的暴雪开发团队,一面是金钱至上的动视商务部门。今天,距离动视暴雪回购股票成功 “赎身” 已经过去 9 年,这种撕裂感仍然没有得到缓解。一定程度上看,微软仍旧是资本的代表。

根据协议,动视暴雪 CEO 鲍比・科蒂克(Bobby Kotick)虽然因公司内部的文化问题而面临辞职,但他将在过渡期间继续担任首席执行官。微软方面表示,动视暴雪作为一家公司将在交易完成后向微软的 Xbox 老板 Phil Spencer 汇报,这意味着 Kotick 可能会在过渡后离开。微软表示,预计将在 2023 财年完成交易。

来源:AI 财经社 微信号:aicjnews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2-1-21,已超过 1 年没有更新,如果文章内容或图片资源失效,请留言反馈,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分享到: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 PK技术网,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PK技术网
原文地址: 《微软 4300 收购动视暴雪》 发布于2022-1-21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微软 4300 收购动视暴雪

长按图片转发给朋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